反馈抑制器的原理
发布日期:2019-01-10 浏览量:2773次1.声反馈的产生
在扩声系统中经常会遇到的声反馈产生的啸叫问题,所谓声反馈就是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直接或间接声反射的方式又进入话筒,使整个扩声系统形成正反馈,限制了传声增益的提高,使得音质继续下降,并发出刺耳的声音,引起反馈的信号往往是一个单一频率信号,经过几次反复后,对扬声器的损害是非常大的,甚至是烧毁功率放大器或音箱。声反馈原理图如图7-34所示。
产生声反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某些频率点的声音过强,这不仅与室内的建筑声学特性有关,还与扬声器传声器的摆放位置有关,如果扩声系统中扬声器布局不当,会导致使用者直接进入声辐射区,它们经传声器发出的脉冲声音信号,经系统扩大后送至扬声器,而后又折回或直接被传声器再次拾取,产生扩声啸叫。
解决生反馈方法,一方面可以改善室内的声学特性条件,减少声音的多次反射和减小混响时间,正确摆放扬声器与传声器之间的安装位置,此外还可以采用反馈抑制器,在反馈抑制器出现之前,音响师往往是用均衡器来寻找啸叫点,再将该频率点的音量进行衰减的方法来抑制声反馈的,这种方法既对音响师的听音水平要求极高,又会对重放音质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均衡器可以有效的吸收音频范围内任意一个啸叫频率,但同时由于带宽较宽,啸叫的频率点通常与均衡器中陷波器的频率不完全重合,除了能吸收啸叫频率外,还可能吸收一些有用的信号,造成重放声音的损失。
20世纪90年代初,自动反馈抑制器的出现,使得抑制声反馈现象变得很容易,由于采用了数字处理技术,带宽更窄,而且中心频率可精确调整,并可在1s内自动测定并精确定位到反馈频率上,效果非常明显,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反馈抑制器的工作原理
反馈抑制器是一种在扩声领域中非常有用的设备,目前世界上生产反馈抑制器的厂家不少,有美国的Sabine,日本的Roland和Sony,德国的Behringer等,其内部是有多单元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首先在输出端取出音频信号,送至比较电路,进行音频段自动跟踪扫描,可将50Hz~15kHz中的所有反馈频率识别,当声反馈信号找到后,由中央处理器立即告知数字信号处理器去设置频率,然后将反馈的频率送入移相器进行移相处理,再将信号送入输入端,这时的音频信号已将产生反馈的频率过滤掉了。并且总体传声增益得到了提高,如果再增大传声增益,可能又有新的反馈频率出现,这时第二组反馈控制声道将开始工作,以抑制反馈的产生,反馈抑制器的滤波带宽从1/60倍频程~1/5倍频程可调,如果使用得当,可是扩声系统的传声增益提高6-12db。
反馈抑制器寻找反馈抑制点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是将反馈抑制器串接在调音台和功率放大器之间,置于旁路状态,按正常方法调节调音台、功率放大器和其他设备,调试完毕后将反馈抑制器置于选通位置,慢慢增加音量,直至出现反馈,反馈抑制器会快速(0.4s内)将反馈抑制掉,此时反馈抑制器的第一个滤波频点设置完毕,并被存储起来,然后重复上述过程,设置第二个滤波频率点,直至反馈全部消除,这种方法适用于传声器位置相对固定的场合,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动态模式,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扫描寻找反馈频点(扫描速度为每秒7-8次,在准确分析出啸叫频率点后,再利用生成的再利用带宽滤波器进行抑制)。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