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末级静态电流的半可调电阻的安全设置
发布日期:2019-08-09 浏览量:2523次
我们知道,末级输出管上下管的基级分别接在偏置管的集,射级。偏置管在电路中的压降就是末级电流输出管的偏置电压。我们通过调整偏置管的上偏或下偏电阻,就调节了偏置管的集,射级压降,即改变了末级电流输出管的偏置,也就改变了末级电流输出管的静态电流。我们接触过很多的功放电路,其偏置调整都是采用3脚的半可调电阻,但具体安排却各不相同。有的用半可调电阻作上偏电阻,有的用半可调电阻作下偏电阻,还有的把3脚的半可调电阻作为电位器形式使用,把半可调电阻的动调节端接偏置管的基极。通过调节其动调节端来取得不同的偏置电压。不管怎么接,共同的一点就是通过调节此半可调电阻的动调节端位置,改变偏置管的基射极偏置来达到最终改变末级电流输出管的静态电流之目的。偏置管电流大导通深则输出管电流减小,偏置管电流小导通浅则输出管电流增大,这是各种调节电路共同的调节机理。不论是用半可调电阻作上偏、下偏电阻,还是非上非下的电位器形式接法,都可以很方便地调节末级静态电流。作为一个带动调节端的半可调电阻,比较容易发生的故障是动调节端与电阻体接触不良,这属于开路性而非短路性故障。我们在用其作为上偏、下偏电阻时一般都要把动调节端与电阻体的某一端的引出脚连焊在一起,成为一个2脚的可调电阻来使用的,我们所遇上的接触不良的故障都是使得该可调电阻的阻值变大的情况。在用它作下偏电阻时,阻值若变大,通过分压得到的偏置电压是变大的,会使得偏置管电流增大最终使输出管电流减小。这种情况对输出管不会构成威胁。但在用它作上偏电阻时,阻值若变大,通过分压得到的偏置电压是减小的,会使得偏置管电流变小最终使输出管电流增大。这种情况对输出管的安全会构成巨大威胁,甚至有瞬间烧毁的可能。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在上偏电阻位置使用半可调电阻的电路安排,从输出管的安全出发,偏置调节电路只能在下偏电阻位置使用半可调电阻。如果我们采用的PCB是把此半可调电阻安排在了上偏电阻位置,建议你把此部位修改一下,最好把半可调电阻改在下偏电阻位置,以免在调整末级静态电流时因半可调电阻动调节端接触不良而招致烧管事故。;至于偏置调整电路的另一种,即非上非下的电位器形式接法,在调整末级静态电流时,若发生半可调电阻动调节端接触不良的情况,偏置管会因零偏置而瞬间截止,那么末级输出管会瞬间饱和导通,管压降只是开关状态的饱和压降(约0.1V左右)这时末级上、下输出管就如同接通了的开关的两端连在正负电源输出端上,这时的短路电流可以说要多大有多大,只取决于功放电源的内阻及接线电阻之和了。换句话说那叫“烧你没商量!”一般偏置调整可调电阻的电位器形式接法在半可调电阻的电阻体上下两端都分别串接了一只电阻,这样一可以根据正常情况下末级静态电流的最大、最小预设值确定调整范围的上下限,其二是整个调节行程只被限定于正常末级电流范围,降低了调节时的变化斜率,提高了调节精度,便于精细调节,不至于出现在调节时常有的那种小改锥一移开电流就变,很难得稳定地调整到一个预置的电流值上的情况。为了避免发生上述那种因动调节端接触不良而烧管的现象,我们可以在此半可调电阻的两端与动调节端之间分别并接一只电阻,其阻值与这半可调电阻的阻值大致相等。,如果发现末级电流的调节范围偏小可以适当改变此半可调电阻两端所串电阻的阻值来予以校正。加接了这两只电阻以后如果又发生了半可调电阻接触不良的情况,这时动调节端将经过这两只电阻可靠地接到半可调电阻的两端,相当于处于半可调电阻的中点位置,此时末级静态电流也会是其最大、最小预设值范围内的某个值,虽然可能与我们原来调定的数值有很大的出入,但起码不至于发生瞬间烧管的极端情况了。这就可靠地保护了功放管的安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下载二维码